國際泳聯(Fina)在周日(6月19日)投票通過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規定,禁止12歲後變性或經歷男性青春期發育的跨性別人士參加女子項目的頂級賽事。這一決定引發了關於跨性別參賽的爭議。
這項新規定在奧運項目中是首個明確禁止跨性別人士參賽的項目管理機構。以往大部分項目限制參賽資格是根據睾酮水準設定上限。國際泳聯還計劃在比賽中設立「開放」類別,允許性別身份與出生時不一致的選手參賽。
國際泳聯主席胡塞因·穆沙拉姆(Husain Al-Musallam)表示,這一決定旨在「保障運動員的競賽權利」,同時確保競爭的公平性。世界田徑聯合會主席塞巴斯蒂安·科爵士(Lord Coe)對國際泳聯的決定表示歡迎,並暗示世界田聯可能會採取類似的規定。
該新規定將影響到游泳項目中的跨性別參賽資格,例如美國大學生游泳選手利婭·托馬斯(Lia Thomas),她曾表達希望爭取奧運參賽資格。然而,這項規定不適用於各國游泳協會或美國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CAA)的比賽。各國游泳項目管理機構需要自行決定是否遵從國際泳聯的政策。
國際泳聯的新政策檔長達34頁,規定了跨性別運動員參賽的條件,要求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在性別重置時未經歷男性青春期發育的第二階段,且年齡未超過12歲。
這一決定的制定時間有些不尋常,正值世界游泳錦標賽在布達佩斯舉行。這意味著托馬斯等跨性別運動員無法參加奧運的女子游泳項目。
國際泳聯主席穆沙拉姆表示,國際泳聯歡迎每一位運動員,並設立「開放」類別,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參加頂級賽事。這項新規定得到了國際泳聯成員中71%的支持,被認為是跨性別運動員「全面融入的第一步」。在制定這項規則之前,國際泳聯聽取了由醫學、法律和體育界頂尖專家組成的跨性別議題專項小組的報告。
然而,這一決定仍然引發了關於性別認同和平等的廣泛辯論。一些人認為這種規定可能對跨性別運動員造成不公平,限制了他們在競技領域的參與權利。另一方面,支持這一決定的人認為這是為了維護競賽的公平性和保護女子項目的完整性。
在未來,其他項目管理機構可能也會對跨性別參賽問題進行相應的政策制定,這將繼續引發討論和辯論,以平衡性別認同和競技公平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