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升息潮引發經濟衰退風險,世銀呼籲政府採取行動

世界銀行在最新警告中指出,隨著各國央行集中於抑制通脹的壓力下,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正逐漸升高。世銀呼籲各國政府協助增加供應,以減輕物價上漲所帶來的制約。

在各國逐漸擺脫疫情束縛的同時,市場需求旺盛,供應短缺問題日益嚴重,這導致全球通脹以數十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以及中國因應COVID-19封鎖措施的實施,更加加劇了今年的情勢。

各國主要央行已經採取有力的措施,提高貸款成本以降低需求,並遏制通脹壓力。然而,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在一份新報告中警告,這些措施可能無法有效控制高物價,甚至可能需要進一步加息,最終抑制經濟增長。

該報告指出,許多國家將難以避免經濟衰退,而全球經濟的放緩和貨幣政策的緊縮「可能導致巨大的金融壓力,並在2023年引發全球衰退」。根據該報告,到2023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將放緩至0.5%,人均增長則收縮0.4%,這符合全球經濟衰退的技術定義。

世界銀行總裁在聲明中表示,全球經濟增長正在急劇放緩,隨著更多國家陷入衰退,全球經濟可能進一步減速。他表達了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民眾面臨的長期破壞性後果的深切擔憂。他敦促決策者將重點從消費減少轉向提高生產。世界銀行在六月初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2.9%,比一月的預測大幅下調了1.2個百分點。

面對這一警告,各國政府應該積極應對,加強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並制定措施以增加生產力。同時,央行應該謹慎調整貨幣政策,平衡通脹壓力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以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投資者也應該保持警覺,適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降低風險並尋找新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