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寵物店賣不出的貓狗真相,呼籲領養代替購買

在台灣,很多人喜歡養寵物作為家庭和朋友的陪伴,而其中貓狗是最受歡迎的選擇。儘管社會一直提倡領養代替購買,但仍有人選擇在寵物店購買幼犬和幼貓。近日,一個討論「寵物店沒有賣出的貓狗要怎麼辦啊?」的帖子在PTT引起廣泛關注。

原PO在PTT上發文提到,他經過一家寵物店時,看到一些可愛的小狗和小貓,但也有一些長相不討喜的。他好奇長期賣不出去的貓狗會怎麼處理。帖子一出,許多網友紛紛回應,表示有些貓狗可能會被送往繁殖場,也有些可能會降價出售。

寵物業的員工也跳出來分享自己的觀察和經驗。有人表示,他的老闆會降價出售長期賣不掉的貓狗;如果到了三歲仍然賣不出去,就會進行結紮並送養或留在店裡;最後,還有一種做法是將它們送給其他寵物店作為種公或種母。這位員工還提到他的老闆自己養了40多隻無法出售的貓。

這個討論也在臉書社團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許多寵物店的員工紛紛出面表示,那些賣不掉的貓狗有可能被抓回繁殖場繼續生育。他們表示,儘管知道這種情況存在,但只要買賣關係存在,這種做法就會持續下去。

面對這一現象,許多愛貓狗的人再次呼籲大家領養代替購買。他們認為,如果沒有買賣關係存在,這些貓狗就不會被送回繁殖場繼續生育。領養代替購買不僅可以節省購買費用,還可以在收容所或其他途徑找到心愛的貓狗,同時也能夠阻止不肖業者利用不當繁殖獲取利益的行為。

養寵物是一項責任重大的決定,我們應該深思熟慮,並選擇正確的方式來獲得我們所喜愛的動物伴侶。無論是領養還是購買,都應該確保我們能夠提供它們所需的適當照顧和愛護。同時,我們也應該一同努力,促進寵物領養文化的發展,減少貓狗被遺棄和虐待的現象,為動物的福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