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集團的經營權之爭變得愈發激烈,兩兄弟的戰鬥正在白熱化,弟弟派以強勢的舉動準備奪取長榮國際巴拿馬(EIS)。由於EIS是長榮海運的最大股東,持有超過7%的股份並擁有兩個董事席位,弟弟派計劃在5月10日召開長榮國際巴拿馬股東會,以更換張國華並選舉新的董事長,進一步挑戰長榮海運的經營權。
對於熟悉公司治理法律的專家來說,EIS是一家海外公司,並在巴拿馬當地申請了「永久董事長」職位,這是根據當地法律的要求進行的。目前,張國華被登記為永久董事長。
巴拿馬長榮國際的股權主要由五個人持有,包括已故的長榮創辦人張榮發以及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雲杉公司)四兄弟,每人持有20%的股份。
由於台灣與巴拿馬已失去外交關係,EIS臨時會議(弟弟派)改選董事長,需要進行複雜的登記程式,甚至需要透過巴拿馬駐外使館在第三地申請召開臨時會議。如果不符合條件,將可能引發長期的訴訟。此外,其他EIS股東要求取消巴拿馬當地規定的「永久董事長」職位也將面臨漫長的訴訟之路。
從策略分析來看,為了爭奪長榮集團的經營權,弟弟派展開了全方位的攻勢。長榮創辦人張榮發的第三個兒子張國政加入了長榮海運,長榮航空也在尋找新的委託書人,為明年的經營權之爭提前做好準備。
弟弟派已經掌握了長榮國際,並擁有中再保、立榮航空等業務,接下來將在6月挑戰長榮鋼鐵,步步逼近。市場普遍認為,巴拿馬長榮國際持有長榮海運約7.4%的股權,如果再加上長榮國際持有的長榮股份4.95%,那麼持有巴拿馬長榮國際的權力就等於牢牢掌握了長榮海運的經營權。而長榮海運又是長榮航空的大股東,換言之,誰能掌握巴拿馬長榮國際,誰就已經贏得了一半的勝利。值得一提的是,哥哥張國華對海運業有著深厚的喜愛,他的一生都與海運相關,他的領導下,長榮海運已躍升為全球第六大海運公司,預計最快將在年底成為全球第五大海運公司。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利潤上,長榮海運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成功案例。